一是始终把“打造一流”作为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海巡06”轮顺利列编,执法装备力量实现重大升级,辖区执法力量从近海向深远海迈进。聚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助力宁德港漳湾作业区通过国家级验收正式开放,完成福州、厦门、漳州港口岸11个泊位对外开放省级验收。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推进以厦门港和福州港为枢纽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深入实施队伍“四化”建设12项工程,打造“11223”量化考核考评体系,创新“四化”建设示范点评选,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海事铁军。福州台江海事处恢复独立运行,擦亮省会城市海事窗口形象。提交各类国际会议8个提案,提交数量创历年之最。先进典型培树实现新突破,一批集体、个人荣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二是始终把安全稳定放在发展首位,全面统筹主责主业和疫情防控。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制定我局43条贯彻实施意见,安全监管责任制度体系更加完备。落实健全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辖区重大风险“五个清单”、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制度,对74个安全风险实施有效管控、410个安全隐患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围绕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安全生产强化年、安全生产大检查“3条主线”,一体推进常态化打击非法采运砂等7个专项检查活动,全面总结三年行动经验成效,三级海事机构形成了“一揽子”165项水上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和制度性成果,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轨道。内部疫情防控,积极发挥船员换班、保通保畅两个工作专班的协调保障作用,实现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即报即审即通行”,确保船员换班和伤病救助“应换尽换”“应救尽救”。协调解决宁德引航站引航员短缺矛盾,开通“绿色通道”服务海运支线航线、集装箱“穿梭巴士”新增新开,保障物流供应链畅通稳定。全省共保障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878艘次、9591人次,妥善处置涉疫船舶51艘,转运涉疫船员181人,保持了水运口岸疫情零扩散、无外溢;保障3.8亿吨重要生产、民生及防疫物资安全高效运输。
三是始终把治理能力提升作为发展关键,全力构建安全监管新格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水上安全议事协调机制。建立基层海事处和海警工作站快速反应机制,基层海事、海警联动更加顺畅。客渡运安全共管渠道更加通畅,为客渡航线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服务,部分地区将客渡运纳入公交体系管理。紧盯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全链条治理非法采运砂船,联合16家单位印发《全省常态化整治海上非法采运海砂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非法采砂“百日攻坚”等行动。系统治理化解商渔矛盾,联合渔业部门出台“商渔共治长效工作机制”,划定首批10处“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有效降低商渔船碰撞事故风险。发布全国首部水工项目船舶交通流分析技术指南,源头管控船载危货安全风险,编制《高温天气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工作指南》,优化提升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机制,安全技术状况较好等级以上的到港液货船达99.6%。完成福建省首例水上交通事故涉事外籍船员的刑事追责,加大执法督察问责力度,全年开展执法督察244次,对4个单位、9人次启动执法责任追究,出台《现场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管理工作指南》,力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印发《说理式执法工作指引》《实施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全面落实海事处处长接待日和开放日活动,在直属海事系统政务服务岗位练兵活动中,泉州局荣获“一流政务服务窗口”二等奖,厦门局翟琳珊同志荣获“全国海事十佳政务服务之星”称号。试点运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管理机制,推进四大智控体系和多维感知体系建设,持续提升海事监管能力。开展沿海水域交通资源普查,厦门水域船舶定线制重新修订实施,完成9艘沉船打捞,17起事故调查结案。修订印发新版《海上搜救预案》《防台风工作预案》,举办首次省级层面的危化品货物泄漏综合应急演练,检验了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始终把服务国家需要作为发展宗旨,持续输出“放管服”成果。主动介入、靠前服务,为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牧场等8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规划提供选址参考和通航安全保障建议,促进海洋新兴业态多元融合、和谐健康发展。破解宁德时代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闽西老区企业化工货种海运出口“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国货顺利走出国门。支持邮轮产业疫后复苏,服务首艘五星旗邮轮“招商伊顿”便利往来厦门港。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对口帮扶云霄县19名青年参加“三免一包”船员培训并顺利就业,减免费用30余万元。推进国家“浪花计划”,指导船员培训机构招收199名退役军人参加船员培训。拓宽船员招录培养渠道,在辖区院校试点推行全国首创高职教育“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首批招收登记217名学员。引导航运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平潭推出全国首个航运企业诚信安全管理奖励政策。在海事系统首推“办不成事”兜底服务机制,试行“政务服务全流程评查工作机制”,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签发、海员证核发等业务实现“全城通办”。专用航标行政许可优化等3个项目被认定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9批全国首创项目,航运公司综合服务平台等2个项目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九批可复制创新成果。
五是始终把练好基层基础基本功作为发展动力,夯实筑牢强局基础。立足“135”人才工作格局,重点抓牢领导干部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和新进公务员“三支队伍”,优化人才培养“五项机制”,人才培养更具精准性、连续性。开展无人机辅助现场执法试点应用,更新执法公务用车23辆,12个基本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提升海事信息化监管效用,开展首届数据创新应用方案评选,实现二级数据中心数据共享,基础装备和信息化保障能力有力提升。全面清理260件内部管理工作制度,管理体系持续更新并有效运行,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可行。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完成养老保险清算。
六是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发展引领,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并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办法》。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出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若干措施。按照“四抓、四做、四度”主线,全局126个基层党组织、57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在基层走深走实。一体推进“六型”模范机关建设、支部品牌创建三年行动和机关党建“1122”工作法,三级联创主题党日活动,5个分支局党委顺利完成党委、纪委换届选举,选举产生第三届局团委,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