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进党建政治保证坚实有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全面配合完成部党组对我局开展政治巡视,确定并落实171项整改措施,整改完成率达98.8%。扎实开展“三个清单”贯彻落实不彻底等五个方面问题专项治理。领学研学、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编发专题简报70期,“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实行支部工作“清单化管理”,规范运用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深化支部联学共建。深入创建“五好模范处室”,两个党支部获评市直机关先进单位。
二是扎紧内外防控闭环毫不放松。充分发挥外防、内控两个工作组的职能,管好人、看好门、履好职,实现了疫情防控的“零输入、零外溢、零感染”。突出“常”“长”二字,严格落实船舶动态管控“四查”措施,畅通涉疫信息“四报”渠道,进一步细化国内航行船舶识别和管控要求,妥善处置入厦船舶船员健康异常情况,协调保障船员换班和疫苗接种。建立并持续完善内防预案和操作指南,组建全局应急工作专班,开辟隔离工作场所,落实“N+7+7”集中管理措施。针对厦门本土疫情,启动应急响应、排查溯源、人员管控“三及时”,把牢信息掌握、核酸检测、外出审批“三道关”,抓好岗位动态调整、后勤服务保障、职工人文关怀“三落实”。
三是坚守主业,维护海上交通安全履职尽责。明确领导班子安全工作责任,扎实推进三年行动集中攻坚,落实各类专项任务,强化专班督导服务,加大“两个清单”“五个清单”排查整改销号力度,实现“当下改”“长久立”。持续完善海上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及时修订《厦门市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有效衔接口岸卫生防疫等应急程序。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涉海单位联防联控,联合开展“雷霆2021”“商渔共治2021”专项行动,牵头签订《厦漳海域商渔船安全监管合作协议》,推动建立厦门市渡运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加强客(渡)运及休闲旅游船舶安全管理意见,散装液体货主(码头)高质量选船机制全覆盖。
四是坚决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掷地有声。坚持问需于民,面向急难愁盼,创新船舶登记“双同步”便民措施,海员证信息采集业务实现“全城通办”,施工作业船舶生活污水规范处置取得新进展,破解闽西革命老区企业重晶石粉出口难题,切实服务新时代“山海协作”。紧跟航运中心、丝路海运建设步伐,专题部署推进自贸创新试验任务和对台特色亮点工作,持续丰富完善“单一窗口”海事侧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实现安全监管和便利服务“双提升”。坚决落实部海事局曹德胜局长来厦调研提出的工作要求,围绕“岛湾一体”,建设区域海上警戒平台统筹管理涉海工程项目,促进岛内岛外码头泊位口岸开放运营。
五是坚持创新,长持改革刀刃向内精益求精。印发实施东部水域涉海工程“水上大交管”建设试点方案。构建机关、基层二级动态监管应急中心,发布《现场综合执法工作手册》,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互联网+现场监管”。全面宣贯实施新《海安法》,推动地方立法对标修订。深入推进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31项执法顽瘴痼疾全部整改销号,《行政执法规范用语指引》入选海事系统十大执法典型案例。积极参与国际海事事务,船员食品安全与冷链运输防疫建议纳入 IMO 防疫指南,履约竞赛取得新突破。印发“十四五”发展规划,有效承接上级和地方发展任务。完成体系范本转化和档案立卷归档,加强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推进无纸化办公和AK项目使用推广。
六是坚固基础,打造强国海事铁军行稳致远。实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十项意见”,深入推进三年行动监督执纪,组织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线上廉政微党课、拒绝酒驾醉驾专题教育。加强因私出国(境)管理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维护制度刚性权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统筹推进干部选任和职级晋升工作,干部队伍专业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名青年干部选任福建局中层领导干部,一名干部选派福建省首批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以青年人才培养“五个一”工程为牵引,推动各层次人才开发成长。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持续抓好平安综合治理。加强主题宣传,300余篇新闻事迹登上主流媒体,其中《新闻联播》播出2次。多名干部职工分获“对台工作荣誉纪念章”“福建省金牌工人”“厦门市拔尖人才”等国家、省部级荣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