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上级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厦门海事局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四化”建设为统领,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抓好安全生产与疫情防控,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变局中显担当,在发展中谋创新,在攻坚中强本领。
(一)从严治党,政治引领旗帜鲜明。
一是坚定不移强基铸魂。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办法》,修订完善《中共厦门海事局党组工作规则》,在谋划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尊崇核心、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滚动推出第四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常态化开展“五好模范处室”评选。二是持之以恒举旗定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理论武装。制定厦门海事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方案,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统筹抓好群团工作,建成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组织党员先锋下沉社区参与抗疫任务,开展无偿献血、爱心捐赠书籍等实践活动。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青年思想动态跟踪,有效管控网络舆情,积极拓展宣传阵地。三是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监督,深入开展“三年行动”监督执纪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福建海事系统“禁与止”手册,常态化开展“廉政8分钟”微党课、“刑事判决书敲警钟”活动,聚焦一线执法重难点风险问题探索驻点监督模式,坚决守好红线。落实防范外部影响海事廉洁执法行为工作规定,出台深化海事廉政文化建设意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标本兼治,安全监管履职尽责。
一是盯牢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统筹推进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年、安全生产强化年、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水上交通安全包保责任制,圆满完成重点时段、重点船舶、重点水域安全保障任务。推动省内首个“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实施方案落地见效,开展休闲船舶专项整治,靶向治理成效初显。二是扭紧协同共治责任链条。建立厦漳两地商渔共商共治共融“四方”机制,牵头编制并推动市政府出台海上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联合涉海单位印发《关于加强厦门市海上搜寻救助的工作方案》,建成各区搜救分中心,高效处置各类险情,辖区安全形势平稳可控。推动厦门市政府省内率先印发“十四五”船舶防污应急能力建设规划,会同港口管理局等部门建设“电子联单”系统。三是直面疫情阻击大战大考。坚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船舶动态管控“四查”措施,畅通船员涉疫信息“四报”渠道,盯住港、管住船、看住人。针对多轮厦门本土疫情,启动应急响应、排查溯源、人员管控“三及时”,把牢信息掌握、核酸检测、外出审批“三道关”,抓好岗位动态调整、职工人文关怀、后勤服务保障“三落实”,海事工作不断不乱。
(三)争当先行,服务大局作为凸显。
一是融入港口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牵头组建航运能级提升工作专班,推动印发工作意见与配套任务清单,力促条块结合、海陆统筹、港航并重发展。实施新的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推动水深条件优化和大型锚地建设。“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与中远海运(厦门)、厦门港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保障宁德时代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安全海运出口,便利国内首艘悬挂五星红旗的游轮“招商伊敦”往来厦门。二是创优口岸营商环境。深化航运公司分级分类管理,推出“信用+免审”航运公司符合证明年度签注新模式。率先发放省内首批膳食辅助人员培训合格证明、新版福建小轮船员适任证书。推行融资租赁“双同步”和抵押登记“双同步”,打出政务帮办、马上就办等组合拳。三是护航岛湾一体化建设。积极为辖区东部水域旅游客运航线航路规划、同安新城滨海旅游新业态项目提供海事专业意见。试点水上“大交管”,建设“东部水域海上智能管控平台”,实现海上重点施工区风险隐患“一图、一表、一册”数字化,确保翔安大桥顺利合龙。构建厦漳泉海事监管协同、厦门涉海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形成严打高压态势,实现厦门新机场施工区一粒砂不外流。
(四)苦练内功,事业发展根固基强。
一是淬炼“四化”铁军。紧扣“高精尖缺”,实施人才库滚动更新,组建厦门海事调查工作室和厦门海事局船舶安检工作室,组织业务技能比武、海事处执法大队长论坛,提升人才集聚和辐射效应。成立执法督察委员会,健全“互联网+督查”三级联动机制,《厦门海事局行政执法规范用语指引》入选直属海事系统执法督察工作优秀案例,编制《海事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海事行政执法考核评议指标》获部局通报表扬,获2022年度福建海事系统执法评议优秀等次。二是聚力“三提三效”。升级综合管理体系5.0,优化海事处操作手册,组织对局现行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全面清理。深化局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与地方绩效管理互促互融,蝉联福建海事系统目标考评第一。加快与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推进信息共享、装备共用、人才共育。健全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层层压实保密责任,不断巩固人民防线。三是积极过好紧日子。在福建海事系统率先开展固定资产报废市场化处置,试运行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刘五店海事工作船码头工可获批,公务码头清淤工程顺利完成,经济实体稳步增收。